定义与核心特征
围生期心肌病(PPCM)指既往无心脏病史的女性,在妊娠最后3个月至产后6个月内首次出现以心肌损伤为主的心脏病。其核心特征包括:
- 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扩大(射血分数常<45%);
- 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下肢水肿等;
- 高栓塞风险:约25%-40%患者出现肺动脉或体循环栓塞。
病因与高危因素
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 妊娠相关因素:血流动力学负荷增加、激素水平变化、氧化应激等;
- 基础疾病: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营养不良(如低硒、维生素B1缺乏);
- 遗传与免疫:家族史、免疫异常可能增加风险;
- 其他:高龄妊娠(>30岁)、多胎妊娠、吸烟等。
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活动后气促、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严重时出现端坐呼吸、咳血;
- 体征:心脏扩大、心音低钝、肺部湿啰音、颈静脉怒张、肝大等;
- 并发症:心律失常(如房颤)、血栓栓塞(如肺梗死、脑梗死)。
诊断标准
需满足以下条件:
- 无心脏病史;
- 发病时间:妊娠晚期至产后6个月内;
- 心脏功能异常: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射血分数<45%);
- 排除其他疾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等。
治疗与预后
- 治疗原则:
- 抗心衰治疗: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
- 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如低分子肝素);
- 终止妊娠:若妊娠期发病且病情危重,需及时终止妊娠。
- 预后:多数患者产后6个月内心脏功能可恢复,但再次妊娠复发风险高。
预防建议
- 孕前管理: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补充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
- 孕期监测:定期产检,关注心功能变化;
- 避免高危因素:如多胎妊娠、高龄妊娠等。
若孕产妇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