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障碍的定义
嗅觉障碍是由嗅觉通路各环节发生器质性(如嗅神经损伤)或功能性(如鼻腔炎症)病变引起的气味感知异常,表现为嗅觉功能下降、丧失或异常。具体可分为两类:
- 定性障碍:对气味性质的感知异常,如将香甜气味误判为焦糊味(即幻嗅或嗅觉倒错)。
- 定量障碍:对气味强度的感知异常,如嗅觉减退或完全丧失。
主要症状
嗅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
- 嗅觉减退或丧失:对气味的敏感度降低或完全无法感知。
- 嗅觉倒错:将一种气味误判为另一种气味(如香水味被误认为烟味)。
- 幻嗅:无实际气味刺激时闻到异常气味(如腐败味)。
- 嗅觉过敏:对气味的敏感度异常增高。
- 伴随症状:可能合并味觉异常、情绪变化(如焦虑、抑郁)。
常见病因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4类:
- 传导性障碍: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或炎症(如鼻窦炎)阻碍气味分子到达嗅区。
- 感觉神经性障碍:嗅上皮或嗅神经受损,常见于病毒感染(如流感)、化学毒物暴露或头部外伤。
- 中枢性障碍:大脑嗅觉中枢损伤,如脑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
- 混合性障碍:上述两种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治疗与预后
治疗方式:
- 药物治疗:针对病因使用抗炎药、神经营养药(如维生素B1、甲钴胺)或激素。
- 手术治疗:矫正鼻腔结构异常(如鼻息肉切除)或解除鼻腔堵塞。
- 嗅觉训练:通过长期气味刺激促进嗅觉恢复。
预后:
- 功能性病变(如鼻炎、鼻窦炎)经规范治疗预后较好。
- 器质性病变(如嗅神经损伤、脑损伤)或老年患者恢复难度较大。
预防建议
- 避免长期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或有害气体。
- 及时治疗鼻腔疾病(如过敏性鼻炎、鼻窦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