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病因
- 定义:TPE是一种嗜酸性粒细胞肺炎的亚型,因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而得名,实质是由丝虫等寄生虫感染引发的过敏反应。
- 病因:主要由丝虫(如班氏丝虫)感染引起,其他蠕虫(如钩虫、蛔虫)也可能致病。寄生虫的微丝蚴在体内移行或死亡时释放抗原,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在肺部大量聚集。
2. 流行病学
- 高发地区:主要分布于印度、非洲、东南亚、南美洲等热带地区,我国南京等地也有零星报道。
- 易感人群:青壮年(25-40岁)男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约4:1;长期生活在丝虫病流行区的人群风险更高。
3. 症状表现
- 典型症状:
- 呼吸道症状:阵发性干咳、喘息、胸闷、哮喘(呼气时哮鸣音明显)。
- 全身症状:发热(多为38-39℃中度发热)、乏力、厌食、体重减轻。
- 病程特点:症状可能反复发作,未经治疗可进展为肺纤维化或肺源性心脏病。
4.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可超过2500/mm³),IgE水平增高;丝虫补体结合试验或微丝蚴检测可辅助确诊。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显示弥漫性斑点状阴影,多分布于中下肺野。
- 其他:痰液检查、肺功能测试等。
5. 治疗与预后
- 药物治疗:
- 首选药物: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可有效杀灭丝虫。
- 替代药物:左旋咪唑、卡巴砷等抗蠕虫药,用于乙胺嗪无效或合并其他寄生虫感染的情况。
- 对症支持:沙丁胺醇缓解哮喘,糖皮质激素控制严重炎症,必要时吸氧或机械通气。
- 预后: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可痊愈,肺功能恢复正常;少数未及时治疗者可能遗留肺纤维化或心肺功能损害。
6. 预防措施
- 控制传染源:丝虫病流行区需加强灭蚊、驱虫治疗,减少寄生虫传播。
- 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减少过敏原接触。
若出现阵发性干咳、喘息、发热等症状,尤其是有热带地区旅居史者,建议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