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混凝土漏水补救的常用方法,根据渗漏类型和场景进行分类说明:
一、化学灌浆法(适用于贯通性裂缝)
-
准备工作
-
清理渗漏部位浮灰,确保基层干燥无浮水,凿出“V”型槽埋设灌浆嘴。
-
采用油毡或铝箔包裹金属阀孔,防止水泥浆渗入。
-
-
灌浆施工
-
喷涂5mm厚聚合物水泥砂浆养护5天,达到设计强度后,用0.3MPa压力水溶性聚氨酯浆液灌浆。
-
灌浆后及时清理表面,防止二次渗漏。
-
二、嵌缝堵漏法(适用于表面渗水)
-
槽凿与清理
- 沿渗水缝隙凿“V”型槽,清除杂物并冲洗干净。
-
止水材料应用
- 涂刷塑料止水基液,干燥后填塞嵌缝材料(如水泥素浆、快凝灰浆),压实后抹面。
三、高压注浆法(适用于较大孔洞或裂缝)
-
孔洞预处理
- 清理松散混凝土,凿成与漏孔直径匹配的圆锥形孔洞。
-
注浆操作
- 采用高压水泵注入发泡聚氨酯等堵漏材料,注浆压力控制在0.01-3MPa,深层渗透400-1000mm。
四、其他辅助方法
-
表面修补
- 对浅表蜂窝、麻面等缺陷,用水泥素浆找平后捻实,再抹面。
-
防水层强化
- 在修补区域周边增设柔性防水层(如SBS卷材),并做闭水试验。
-
预防措施
- 设计时提高混凝土抗裂等级,合理配置钢筋,减少温度裂缝。
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 :灌浆时佩戴防护装备,防止化学物质接触皮肤。
-
排水措施 :修补前确保地面积水排除,避免渗漏扩散。
-
专业施工 :复杂裂缝建议由专业团队处理,确保注浆压力和角度符合规范。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解决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渗漏问题,恢复结构防水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