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振捣完后表面有水,这通常是由于混凝土在运输、振捣、泵送等过程中出现泌水现象所致。泌水是指混凝土中的粗骨料下沉,而水分上浮到混凝土表面的现象。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混凝土振捣后表面有水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 水泥保水性能差 :
- 水泥的保水性能差会导致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水分上浮。解决办法是选择保水性能较好的水泥,或者增加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的用量。
- 外加剂用量不当 :
- 外加剂用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混凝土泌水。适当调整外加剂的用量,尤其是减水剂和引气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泌水现象。
- 砂率偏低 :
- 砂率偏低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差,容易发生泌水。适当提高砂率,形成有效的颗粒骨架,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泌水现象。
-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 :
-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如胶凝材料用量不足、粗骨料和细骨料比例不当等,都可能导致泌水。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各组分比例合理,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保水性。
- 振捣时间不足或过振 :
- 振捣时间不足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未充分密实,水分上浮;振捣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破坏。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是防止泌水的关键。
- 原材料质量问题 :
- 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如颗粒级配不合理、含泥量过高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选择优质的原材料,确保其颗粒级配合理,是减少泌水的必要条件。
混凝土振捣后表面有水主要是由于泌水现象所致。通过调整水泥保水性能、优化外加剂用量、提高砂率、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以及选择优质原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泌水现象,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