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关于混凝土12小时后能否走人,需根据具体施工类型和环境条件综合判断,具体说明如下:
一、不同施工场景的通行时间
-
基础底板类
终凝后约1-2小时(即12小时内)可允许人员通行,但需注意避免重载车辆或流水线等动态荷载。
-
道路类(如水泥路面)
-
轻型车辆 :12小时后可通行,但建议等待24小时以上以确保安全。
-
人流量通行 :48小时后可安全通行,冬季需延长至完全固化。
-
-
楼板类
初凝后(通常2-3小时)可走人,但需避免堆放重物。
二、影响因素
-
气温条件
-
夏季高温可缩短凝结时间,10小时以上可通行;
-
冬季低温会延长凝结时间,通常需24小时以上。
-
-
混凝土标号与添加剂
-
高标号混凝土凝固时间较长,但强度发展较快;
-
添加缓凝剂可延长初凝时间至5-6小时。
-
-
施工类型
-
悬臂构件底模需留置试块,试块强度达100%后才能拆模;
-
其他普通构件侧模可在浇筑后第二天拆除。
-
三、注意事项
-
承重限制 :12小时内仅允许轻量级人员通行,禁止车辆或重载设备通行。
-
养护建议 :达到设计强度前(通常需养护1-2周)性能较弱,建议避免过早使用。
混凝土12小时能否走人需结合具体工程类型、环境温湿度及施工规范综合判断。如需通行,请务必确认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