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底混凝土离析的处理需要根据离析程度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方法,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一、离析程度判断与初步处理
-
局部离析
若离析仅涉及桩芯部分(如钢筋笼底部标高-2.146m处),可优先采用 封闭压浆法 ,用水泥浆填饱和离析层,恢复桩芯轴心受压性能。
-
严重离析
若离析范围广、强度明显不达标,则需 凿除离析上层混凝土 ,重新浇筑接桩。
二、处理方法与规范依据
-
高压灌浆法
通过风钻钻孔穿越离析层,利用高压注浆填补空隙,适用于局部离析的补强。
-
二次搅拌与调整
-
减少混凝土出机坍落度后,延长搅拌时间(通常需15-30分钟),改善离析状况。
-
调整骨料配比,增加粗骨料与水泥的约束作用,减少离析风险。
-
-
特殊材料应用
使用 聚合物改性骨料 或 减水剂 ,降低水灰比并提升混凝土黏聚性,从源头上减少离析。
三、注意事项与规范要求
-
施工前处理 :桩顶需干燥,避免湿滑影响施工。
-
过程控制 :浇筑时控制速度,避免因流速过快导致二次离析。
-
规范依据 :处理方案应符合《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JG8-93)等国家标准,必要时进行抽芯检测确认。
四、处理后的验证
处理完成后需进行 抗压强度检测 ,确保离析部分达到设计要求。若仍不达标,建议 咨询专业机构 制定针对性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