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局部症状
被咬后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疼痛,甚至出现水疱或脓性分泌物。若伤口周围红肿扩散或伴随淋巴结肿大,需警惕中毒风险。
2. 全身症状
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发热、乏力或呼吸困难等全身性反应,可能是毒液引发的中毒或过敏。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甚至休克,需立即就医。
3. 特殊风险提示
臭屁虫(蝽类)的毒液可能含神经毒素或蛋白溶解因子,极少数人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凝血功能异常或多脏器衰竭。若咬伤后出现酱油色尿(肌红蛋白尿)或全身肌肉疼痛,需紧急就医。
处理建议
- 立即用清水冲洗伤口,避免抓挠;
- 冷敷缓解肿胀,避免剧烈活动;
-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身不适,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虫类咬伤史。
预防措施
祭扫时穿长袖长裤,避免惊扰虫类,发现臭屁虫时勿直接用手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