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配合比,规范施工
混凝土离析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骨料分层、表面泌水或空洞等。解决这一问题需从源头预防和现场处理两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预防措施
-
优化配合比
- 低强度混凝土可适当提高水灰比以增强流动性,但高强度混凝土需严格控制水灰比以保证强度。 - 通过调整砂率(避免砂率过低导致保水性差)和石子级配(减少单一粒径石子)改善混凝土均匀性。 - 采用高效减水剂或掺加粉煤灰、粘接剂等外加剂,减少用水量并增强粘聚性。
-
严格材料控制
- 选用优质骨料,控制含泥量,避免因粗颗粒或含水率高的砂石导致离析。 - 严格把关水泥质量,使用早强型水泥或复合增稠外加剂提升保水性。
-
规范施工工艺
- 搅拌时控制坍落度,避免过度搅拌导致离析或因坍落度不足无法充分搅拌。 - 分段加料并适时搅拌,确保材料均匀分布。 -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避免长时间停留,防止粗细骨料分离。
二、现场处理措施
-
轻度离析处理
- 喷水养护 :对表面离析较轻的混凝土喷水保湿,促进内部水化反应。 - 表面修补 :采用抹面砂浆或专用修补剂填补空隙,改善外观。
-
重度离析处理
- 重构表面 :用磨光机打磨离析表面,重新浇筑一层混凝土。 - 喷浆修补 :用高压喷浆泵注入水泥浆液填补空隙,增强粘结性。
-
质量检测与反馈
- 通过敲击混凝土表面(空洞声判断)或观察坍落度及时发现问题。 - 建立施工档案,分析离析原因并持续改进配合比与工艺。
三、特殊注意事项
- 严重离析的混凝土(如坍落度严重下降)需废弃重制,避免强行搅拌导致性能下降。- 避免过度振捣,防止混凝土过热影响均匀性。通过上述措施,可有效减少混凝土离析现象,提升工程质量和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