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在古代有着不同的名称和行政划分。以下是铜仁古代名称的详细信息:
-
隋朝时期:铜仁曾设过静人县。
-
唐朝武则天时期:垂拱二年(686),分辰州麻阳县的地盘并开辟少数民族地区,设置万安县。
-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天宝元年(742),移万安县治于治西南大江坪,并且将万安县改名为常丰县。
-
元朝初年:铜岩的位置正处在大小两江汇合的地方,因渔夫在铜岩下捞起三尊铜像,分别为儒家的孔子、道家的老子和佛家的释迦牟尼,故得名铜仁。
-
明朝永乐十一年:置铜仁府。
-
明万历二十六年:置铜仁县。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铜仁地区于1950年1月12日全境解放,当年设铜仁专区,专员公署驻铜仁县,辖铜仁、玉屏、松桃、江口、印江、石阡、思南、德江、沿河9县。
贵州铜仁在古代经历了多次名称和行政划分的变化。从隋朝的静人县到唐朝的万安县和常丰县,再到元朝因铜岩事件得名铜仁,以及明朝的铜仁府和铜仁县,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铜仁专区。这些变化反映了铜仁地区历史上的政治、文化和地理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