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混凝土路面受冻起砂的问题,处理方法需结合低温环境特点和修补效果要求,具体措施如下:
一、修补前准备
-
基层清理
用高压水枪冲洗病害部位,清除松散砂石和浮灰,确保基层表面湿润但无明水。对于严重破损区域,需配合铣刨处理,彻底清除表层起砂材料,防止残留影响修补料粘结。
-
材料选择
选用抗冻、耐候性强的混凝土修补材料,如快硬水泥、聚合物水泥或专用抗冻修补剂。这类材料水化快、硬度恢复快,可缩短施工周期。
二、修补施工方法
-
快速搅拌与运输
在低温环境下,优先使用专用搅拌设备加速材料混合,避免人工搅拌时间过长导致材料凝固。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温,防止材料受冻。
-
施工工艺
-
将修补料均匀铺设在病害区域,使用刮平工具压实收光,确保表面平整度。
-
若基层吸收材料过快,需及时补充,保持湿润状态。
-
-
多层施工策略
-
先铺1#料(增硬处理):直接喷洒并浸润基层,2小时内吸收完毕,连续喷洒3天(每日1次)。
-
后涂刷2#料(耐磨处理):1#料终凝后(约48小时),均匀涂刷2#料,无需养护,7天后可通车。
-
三、注意事项
-
低温环境管理
-
搅拌和施工时保持环境温度在0℃以上,必要时采用加热设备辅助。
-
避免材料在低温下长时间停留,防止凝固影响性能。
-
-
质量监控
-
确保材料充分浸润基层,无漏涂或堆积现象。
-
表面需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通车,避免过早使用导致开裂。
-
四、材料推荐
-
快硬水泥/聚合物水泥 :适合快速修补,水化周期短。
-
A5混凝土硬化剂 :渗透型材料,可同时增硬和耐磨,施工简便。
-
抗冻修补剂 :专为低温设计,增强材料抗冻性能。
通过以上方法,可有效解决冬季混凝土路面受冻起砂问题,恢复路面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