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妊娠期甲亢)是一种在孕期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孕妇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导致全身代谢亢进。以下是关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详细信息:
1. 定义与病因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妊娠期间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引起的甲状腺毒症
-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这是妊娠期甲亢最常见的病因,占85%
- 妊娠期一过性甲状腺毒症(GTT):主要与妊娠早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有关,通常在妊娠中期自行缓解
- 其他原因:如毒性甲状腺腺瘤、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应用过量等。
2. 症状
妊娠期甲亢的症状与非孕期甲亢相似,主要包括:
- 代谢亢进:怕热、多汗、皮肤潮红、食欲亢进、体重下降
- 心血管系统:心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脉压增大
- 神经系统:易激动、失眠、焦虑、烦躁
- 其他症状:眼球突出、手指震颤、腹泻、排便次数增多
3. 对母儿的影响
妊娠期甲亢对母儿都有潜在的不良影响:
- 对孕妇的影响:可能导致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危象等严重并发症
- 对胎儿的影响:可能引起胎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如新生儿甲亢或甲减)、先天畸形等
4. 诊断
妊娠期甲亢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临床表现:包括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大、突眼等
- 实验室检查: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降低,游离T4(FT4)和游离T3(FT3)水平升高
5. 治疗
妊娠期甲亢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甲亢症状,确保胎儿正常发育,避免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 药物治疗:首选抗甲状腺药物(ATD),如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PTU在妊娠早期使用较好,因为其致畸风险较低;MMI在中晚期使用较为常见
-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可在妊娠中期考虑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 放射性碘治疗:由于放射性碘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妊娠期禁用
6. 孕期管理
- 定期监测:妊娠期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特别是在妊娠早期每1-2周一次,中晚期每2-4周一次
-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7. 产后管理
- 哺乳: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的产妇应在哺乳后服药,甲巯咪唑是哺乳期首选药物。
- 随访:产后应继续监测甲状腺功能,确保母体和新生儿的健康。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是一种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的内分泌疾病,以确保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