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债务人故意躲避债务且拒绝履行还款义务时,债权人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收集证据与前置程序
-
留存沟通记录
债务人拒绝接听电话、不回信息或失联时,应提前留存其联系方式、身份信息及紧急联系人信息,确保诉讼时送达无障碍。
-
固定财产线索
尽可能掌握债务人的财产线索,如房产、车辆等,为后续诉讼做准备。
二、诉讼与执行措施
-
缺席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债务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缺席判决。债权人需提供债务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借条、转账记录等)。
-
代位权行使
若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或无偿转让财产,影响债权实现,债权人可请求法院以自己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的权利(需排除专属于债务人的权利)。
-
撤销权诉讼
-
一般撤销权 :针对债务人放弃债权、无偿转让财产等行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可提起诉讼。
-
恶意转移财产 :若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价格转移财产且相对人知情,或通过离婚协议转移财产,可自债务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行使撤销权。
-
三、注意事项
-
时效限制 :撤销权需在法定期限内行使,否则消灭。
-
费用承担 :代位权或撤销权诉讼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
财产保全 :诉讼前可申请财产保全,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
四、补充说明
若债务人通过离婚协议等手段转移财产,需证明该行为属于恶意逃避债务,方可通过撤销权诉讼追回财产。建议债权人及时咨询专业律师,制定个性化维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