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必须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因窒息、感染等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相关处理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必须治疗的原因
- 窒息风险:异物阻塞气道可能导致急性缺氧,短时间内引发窒息甚至死亡。
- 并发症:异物长期滞留可导致肺炎、肺气肿、肺不张等并发症。
- 黏膜损伤:异物可能划伤气道黏膜,引起出血或继发感染。
二、紧急家庭处理方法
若患儿意识清醒且能咳嗽,可尝试以下急救措施:
- 拍背法:
- 婴幼儿:倒提身体,头低脚高,拍击背部肩胛骨之间。
- 较大儿童:立位下拍击背部或推压腹部。
- 海姆立克急救法:
- 从背后环抱患儿,快速向上冲击上腹部,利用气流排出异物。
- 1岁以下婴儿需交替进行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
注意:若患儿意识模糊、呼吸困难或急救无效,需立即就医,切勿强行抠挖异物。
三、医疗干预手段
- 支气管镜手术:
- 全麻下通过硬质支气管镜直接取出异物,适用于大多数病例。
- 可同时清理分泌物或增生肉芽组织,恢复气道通畅。
- 气管切开术:
- 严重窒息或异物位置特殊时,需紧急切开气管建立呼吸通道。
- 药物治疗:
- 术后若合并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黏膜出血时需止血药物辅助治疗。
四、预防措施
- 避免高危食物:如坚果、果冻、带核水果等。
- 养成进食习惯:进食时不跑跳、不打闹,避免口含小物件玩耍。
- 加强监护:3岁以下儿童因咀嚼功能弱,需特别关注饮食安全。
总结:小儿气管异物属于急症,家庭急救仅为争取时间的临时措施,最终仍需通过医疗手段彻底清除异物。及时处理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