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治疗药物
- 羟氯喹:作为全程基础用药,可降低复发风险、减轻肾脏损伤,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根据病情活动度调整剂量,急性期需足量使用,缓解后逐渐减量维持。
-
免疫抑制剂
- 环磷酰胺或吗替麦考酚酯:用于诱导缓解,疗程不少于6个月;维持期常用吗替麦考酚酯,需长期使用。
- 硫唑嘌呤/他克莫司:适用于激素依赖或难治性病例,需联合激素使用。
-
辅助治疗药物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用于控制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
- 抗凝剂:预防血栓形成,尤其适用于高凝状态患儿。
-
其他疗法
- 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针对难治性病例,可减少激素用量。
- 血浆置换/免疫吸附:重症患儿可辅助使用以快速缓解症状。
需注意:
- 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停药,长期维持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 每2-3个月需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及免疫指标,调整用药方案。
- 日常需避免日晒、预防感染,并配合低盐低蛋白饮食。
(当前时间:2025年04月08日,以上信息综合自最新临床指南与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