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洗伤口
用肥皂水和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量清除污垢和老鼠唾液。若伤口较深,需加大水压冲洗。 -
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消毒,杀灭病原体。避免使用过氧化氢(双氧水),因其可能损伤组织。 -
包扎与保护
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防止二次感染。避免直接暴露伤口,减少摩擦和污染。 -
及时就医
尽快前往医院进一步处理,医生可能根据伤口情况接种破伤风疫苗(尤其未全程接种者)。若伤口深或污染严重,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阿莫西林)。 -
观察症状
一周内密切监测体温,若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等异常,立即就医。老鼠可能携带出血热病毒,但疫苗需在暴露前接种,此时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应急处理。
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处理深伤口或缝合。
- 清洁时勿挤压伤口,以免病毒扩散。
- 灭鼠后注意环境卫生,防止二次咬伤。
若需进一步评估狂犬病风险(如老鼠来源不明),可向医生说明情况,但通常啮齿动物传播狂犬病概率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