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指在妊娠期间因甲状旁腺素(PTH)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钙磷代谢紊乱的疾病,可引发母胎多种并发症。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该病以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减少或靶细胞对其反应缺陷为特征,表现为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及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妊娠期母体对钙的需求增加,若甲状旁腺功能异常,易加剧钙代谢失衡。
二、临床表现
-
母体症状:
- 早期:四肢麻木、刺痛、肌肉痉挛、烦躁或抑郁。
- 严重时:手足搐搦(典型表现为“鹰爪状”)、喉痉挛、窒息,甚至癫痫样发作。
- 长期未控: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白内障等。
-
体征特征:
- Chevostek征(敲击面神经诱发面部抽搐)和Trousseau征(束臂试验诱发腕痉挛)阳性。
三、对母婴的影响
- 母体并发症:低钙相关妊娠高血压、骨骼脱钙、感染风险增加。
- 胎儿风险: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颅骨脱钙、生长受限。
- 早产、死胎或新生儿低钙抽搐。
四、诊断与治疗
-
诊断依据:
- 血清PTH降低、血钙<2mmol/L、血磷升高。
- 结合典型症状及体征。
-
治疗原则:
- 补钙:每日口服钙剂3-5g,维持血钙接近正常范围。
- 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如α骨化三醇)2-3μg/日,促进钙吸收。
- 监测调整:妊娠期需动态监测血钙水平,及时调整剂量。
五、孕期管理
- 产前监护:定期超声评估胎儿骨骼发育,预防早产。
- 分娩期注意:避免过度换气诱发抽搐,必要时静脉补钙。
- 产后随访:持续监测母体钙磷代谢,预防远期并发症。
妊娠合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需多学科协作(产科、内分泌科),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母婴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