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原发性或继发性)及血钙水平选择药物,以下为临床常用且疗效明确的药物分类及使用建议:
一、控制激素分泌类药物
-
西那卡塞(拟钙剂)
- 作用机制:激活甲状旁腺钙敏感受体,快速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降低血钙水平。
- 适用情况:原发性及继发性甲旁亢,尤其伴高钙血症者。
- 剂量:起始30mg/日,根据血钙调整至180mg/日。
-
维生素D类似物(如骨化三醇)
- 作用机制:促进肠道钙吸收,负反馈抑制PTH分泌,适用于维生素D缺乏或慢性肾病相关甲旁亢。
- 剂量:初始0.25μg/日,根据血钙调整。
二、调节钙磷代谢类药物
-
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帕米膦酸)
- 作用机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快速降低血钙。
- 适用情况:高钙危象或骨吸收显著者。
- 剂量:阿仑膦酸钠70mg/周或10mg/日。
-
降钙素
- 作用机制:短期快速抑制骨吸收,降低血钙,适用于急性高钙血症。
- 剂型:鲑鱼降钙素皮下或肌注,剂量依病情调整。
-
磷酸盐结合剂(如碳酸钙)
- 作用机制:减少肠道磷吸收,间接抑制PTH分泌,用于慢性肾病伴高磷血症者。
- 剂量:500-1000mg/餐,随餐服用。
三、辅助治疗药物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适用于部分合并肉芽肿性疾病或维生素D中毒者,短期抑制PTH分泌。
四、用药注意事项
- 监测指标:需定期检测血钙、磷、PTH水平,避免低钙血症或高磷血症。
- 禁忌证:西那卡塞禁用于低钙血症未纠正者;双膦酸盐慎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 联合治疗:严重病例需联合静脉补液、利尿剂(如呋塞米)促进钙排泄。
五、疗效与速度对比
- 快速降钙:降钙素、双膦酸盐联合静脉补液可在24-48小时内降低血钙。
- 长效控制PTH:西那卡塞和骨化三醇需持续用药,2-4周显效。
具体药物选择需结合病因及个体情况,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引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