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膨出是一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特殊类型,具体特点如下:
概述
- 定义
直肠膨出是因直肠前壁、阴道后壁或直肠阴道隔薄弱,导致直肠前壁向阴道方向突出形成囊袋状结构,引发排便困难和便秘等症状。 - 高发人群
多见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绝经期女性及慢性便秘患者。
病因
- 盆底组织薄弱
分娩损伤、年龄增长导致的盆底肌肉群、筋膜及韧带松弛是主要原因。 - 长期腹压增加
慢性便秘、长期用力排便等加重盆底压力,促使直肠前突。
典型症状
- 排便异常
排便困难、频繁便意、排便不尽感或需用手辅助排便。 - 局部不适
肛门阻塞感、会阴坠胀,严重者可伴性交痛或阴道后壁膨出。 - 并发症
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痔疮、肛裂、会阴下降等。
诊断方法
- 体格检查
直肠指诊可触及直肠前壁突出;阴道指诊可触及软块,患者用力时更明显。 - 影像学检查
排粪造影是确诊依据,可显示直肠向阴道内凸出;盆底超声也可辅助诊断。
治疗及预后
- 保守治疗
轻度患者可通过高纤维饮食、规律排便习惯改善症状。 - 手术治疗
严重者需手术修复薄弱组织,术后结合盆底肌锻炼可有效改善预后。 - 预后
经规范治疗后治愈率较高,复发风险较低,但需长期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注意事项
- 需与直肠息肉、炎症性疾病或肿瘤引起的隆起区分,建议结合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
- 中老年女性若出现排便困难合并阴道不适,应警惕直肠膨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