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的五个成熟度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
一、初始级(执行级)
-
特点 :项目目标明确但依赖个人能力,过程无序且缺乏标准化管理,成功具有偶然性。
-
适用场景 :小型团队或初创企业,项目规模较小且变化频繁。
二、可管理级(管理级)
-
特点 :建立基本的项目管理流程(如计划、进度、成本控制),实现资源分配和风险管理,项目执行受控。
-
核心过程域 :需求管理、项目策划、项目监督与控制等7个领域。
三、已定义级(定义级)
-
特点 :软件过程文档化、标准化,形成组织级过程资产,项目执行基于统一标准,质量可预测。
-
关键要素 :11个过程域(如需求开发、技术解决、产品集成等),建立专家评审和培训机制。
四、量化管理级(量化级)
-
特点 :通过统计工具(如Minitab)对过程性能量化分析,实现质量、成本的预测与控制。
-
核心能力 :可预测过程偏差,及时纠正异常,提升开发效率。
五、优化级(优化级)
-
特点 :持续改进流程,整合项目管理、软件工程、质量支持等四大体系,运用新技术优化流程。
-
战略目标 :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提升整体绩效,形成行业标杆。
级别晋升路径建议
-
初始级→可管理级 :适合项目经验较丰富的团队,需建立基础管理流程。
-
可管理级→已定义级 :需标准化流程并积累项目案例,适合中规模企业。
-
已定义级→量化管理级 :需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建议通过CMMI 3级认证后升级。
-
量化管理级→优化级 :适合大型企业,需持续改进和创新流程。
总结
CMMI五级模型帮助企业从依赖个人能力逐步过渡到系统化、智能化管理,最终实现流程优化和持续创新。不同行业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级别,中小型企业建议从三级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