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结核性分枝杆菌病(NTM病)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感染的菌种、感染部位、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药物和原则:
1. 药物治疗
1.1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IC)感染
- 淋巴结炎:可选用三联药物,如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利福布汀(或利福喷汀)+阿米卡星,治疗6个月。
- 播散性NTM病:可应用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利福布汀(或利福喷汀)+亚胺培南;或用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利福布汀(或利福喷汀)+氯法齐明+乙胺丁醇(EMB),疗程18~24个月。
1.2 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
- 肺病:可应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治疗18个月,如菌株对其耐药可应用利福布汀(或利福喷汀)+阿米卡星+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18个月。
- 播散性NTM病:可选用利福布汀(或利福喷汀)+阿米卡星+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恶唑)+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治疗18~24个月。
1.3 瘰疬分枝杆菌感染
- 淋巴结炎:可应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利福布汀(或利福喷汀)+氯法齐明治疗,疗程6个月。
1.4 海分枝杆菌感染
- 皮肤软组织感染:可选用多西环素+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或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治疗,总疗程至少3个月。克拉霉素或阿奇霉素单药治疗也可能有效。
1.5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 皮肤软组织感染:可选用利福平(RFP)+阿米卡星或乙胺丁醇(EMB)+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恶唑)治疗,疗程4~6周。
1.6 偶发分枝杆菌感染
- 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外科清除感染部位为主,同时应用阿米卡星+头孢西丁+丙磺舒治疗1个月。新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也可选用。
1.7 龟分枝杆菌感染
- 皮肤软组织感染:在外科清除皮下脓肿同时应用阿米卡星(或妥布霉素)+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治疗,必要时可加用亚胺培南,疗程一般6个月。
1.8 脓肿分枝杆菌感染
- 肺病:可选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环丙沙星治疗,疗程至少6个月。
2. 手术治疗
- NTM淋巴结炎:应尽可能作整个淋巴结肿块切除,如已形成窦道及皮肤病变时,应将皮肤病变区一并切除。
- NTM皮肤软组织感染:在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对皮肤病变组织进行广泛手术切除。
- NTM肺病:应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大量排菌1年以上,肺部空洞等病变局限者,也可手术切除。
3. 其他治疗
- 免疫调节治疗: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免疫调节剂来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 肺功能锻炼:患者可定期进行呼吸肌训练及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肺通气功能。
-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服务,帮助患者应对压力和情绪波动。
4. 注意事项
- 药物相互作用:NTM病的治疗通常涉及多种药物联合使用,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NTM病的治疗药物可能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毒性、肾毒性等,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NTM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菌种、感染部位、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