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是一种病情发展急骤的疾病,其特征为血尿、蛋白尿迅速发展为少尿或无尿,最终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这种疾病在年长儿童中较为常见,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
病因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一般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
- 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 原发性急进性肾炎:病因不明,部分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临床表现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包括:
- 起病与前驱症状:部分患儿在发病前2-3周会出现发热、乏力、关节痛、肌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 急性肾炎表现:起病初期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类似,表现为水肿、少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但症状会持续加剧。
-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肾功能在2-3个月内进行性降低,出现尿毒症及酸中毒的表现,如恶心、呕吐、厌食、面色苍白、皮肤瘙痒等。
- 原发病表现:如由过敏性紫癜所致者可出现双下肢伸侧对称性紫癜、腹痛、便血、关节痛等症状。
后遗症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后遗症主要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的及时性。如果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和充分治疗,预后可以有所改善。由于该病进展迅速且病情危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充分,可能会导致以下后遗症:
- 慢性肾脏病(CKD):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新发或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增加。
- 尿毒症:AKI患者进展为尿毒症的风险增加。
- 心血管事件:AKI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
- 死亡风险:AKI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
对于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来说,及时诊断和充分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治疗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血浆置换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病因来确定。
预防与护理
预防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关键是避免感染,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护理方面,应注意保持患儿的休息和营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并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
康复与随访
康复期间,患儿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饮食与营养
饮食方面,应给予患儿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磷的饮食,以促进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诊断和充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健康状况,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