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石病,也称为唾液腺结石病,是一种常见的唾液腺疾病,主要发生在唾液腺的腺体或导管内,形成钙化性团块(结石),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和症状
常见症状
涎石病的症状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1.腺体肿大和疼痛:特别是进食时,患侧的腺体会迅速出现肿胀和疼痛,疼痛程度可能从隐痛到剧烈疼痛不等,甚至可能放射到耳额部或颈部。
- 2.唾液分泌减少:涎石阻塞导管,导致唾液排出受阻,患者可能会感到口干舌燥。
- 3.唾液黏稠:涎石的形成会改变唾液的成分,使其变得黏稠,影响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 4.口臭:由于唾液流动受阻,口腔内的细菌更容易繁殖,导致口臭。
- 5.导管口红肿和脓性分泌物:导管口周围组织受到炎症刺激,可能出现红肿和脓性分泌物。
- 6.咀嚼和吞咽困难:由于口腔内部的不适感和唾液分泌不足,患者可能会感到咀嚼和吞咽困难。
- 7.感染反复发作:涎石阻塞会导致腺体继发感染,容易反复发作,可能伴有发热、颤抖、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 8.导管腺体硬块:用手触诊可以摸到硬块,并有压痛。
病因
涎石病的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唾液滞留:唾液在腺体或导管内滞留,容易形成结石。
2.无机盐代谢紊乱:机体的无机盐代谢紊乱可能导致钙盐沉积,形成结石。
3.炎症和异物:炎症或异物刺激也可能促进涎石的形成。
诊断
涎石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1.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超声等,可以观察到结石的存在。
2.唾液腺造影:用于观察导管内的充盈缺损。
3.触诊:医生可以通过触诊摸到导管内的结石。
治疗
涎石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保守治疗: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口含柠檬酸棉签或维生素C片,或食用酸性水果来促进唾液分泌,帮助结石排出。
2.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结石或反复发作的感染,可能需要手术取出结石或切除部分腺体。
3.对症治疗:合并感染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预防
由于涎石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预防措施主要在于保持口腔卫生,多喝水,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量摄取酸性食物促进唾液分泌等
涎石病虽然常见,但只要及时发现并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