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es)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以下是关于流脑病因的详细说明:
1. 病因概述
流脑的病原体是脑膜炎奈瑟菌,这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的双球菌。脑膜炎奈瑟菌通过侵入人体鼻咽部,随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并最终在脑膜和脊髓膜中引发化脓性炎症。
2. 致病机制
- 内毒素的作用:脑膜炎奈瑟菌释放的内毒素是导致疾病的关键因素。内毒素可激活免疫系统,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循环障碍和休克。当细菌侵犯脑膜时,可引起化脓性炎症,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可出现脑疝。
- 化脓性炎症:炎症反应导致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典型症状。
3. 传播途径
流脑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传播:
- 呼吸道飞沫传播:带菌者和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时,通过飞沫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 密切接触传播:如接吻、拥抱、哺乳等行为,尤其是婴幼儿通过这些方式更容易感染。
4. 易感人群
- 流脑对人群普遍易感,但以下群体风险更高:
- 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
- 青少年: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是高发区域。
- 免疫力低下者:如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人群。
5. 临床表现
流脑的临床表现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典型症状包括:
- 发热、头痛、呕吐。
- 皮肤和黏膜出现瘀点或瘀斑。
- 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总结
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者是高发人群。预防流脑的最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