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单纯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其特点为起病急、症状多样,通常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以下从定义、症状、病因、诊断及治疗五个方面为您详细解答:
1. 定义
急性单纯性胃炎是指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可能是广泛性或局限性的。临床上常伴随消化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合并肠炎,称为急性胃肠炎。
2. 症状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症状因病因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
- 胃肠道症状: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严重时可出现剧烈绞痛,伴随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
-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脱水、休克、酸中毒等严重表现,尤其是伴随感染或严重损伤时。
3. 病因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饮食因素:暴饮暴食、过热或过冷的食物、浓茶、烈酒、刺激性调味品及粗糙食物等可损伤胃黏膜。
- 细菌或毒素:如幽门螺旋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或进食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 药物: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抗肿瘤药、抗生素等可导致胃黏膜损伤。
- 其他因素:急性应激(如严重创伤、大手术、精神压力)、胆汁反流、缺血等也可诱发该病。
4. 诊断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诊断通常基于以下方法:
- 病史询问:如近期饮食不当、服药史、饮酒史等。
- 临床表现:结合上腹部症状及伴随的消化不良表现。
- 辅助检查:包括胃镜检查(若病情允许)、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胃肠道疾病。
5. 治疗
急性单纯性胃炎的治疗以去除病因为主,同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措施包括:
- 一般治疗: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 饮食调整: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药物治疗:
- 止痛药:如阿托品、颠茄片等,用于缓解疼痛。
- 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用于缓解严重呕吐。
-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氢氧化铝凝胶,用于保护胃黏膜。
- 抗酸药: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用于抑制胃酸分泌。
- 抗感染药物:若明确由细菌感染引起,可使用抗生素。
- 补液治疗:针对脱水患者,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总结
急性单纯性胃炎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其症状轻重不一,严重时可导致脱水、休克等。治疗上以去除病因为主,结合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