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属于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目前尚无根治药物,但通过规范用药可延缓病情进展并改善生存质量。针对老年患者,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耐受性选择以下治疗方案:
一、核心抗纤维化药物
-
吡非尼酮
- 适用于轻中度肺纤维化患者,通过抑制胶原合成和减少肺部炎症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需长期服用,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
尼达尼布(乙磺酸尼达尼布)
- 通过阻断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生长因子(如VEGF、PDGF)信号通路延缓纤维化进程。
- 可能引起腹泻等消化道反应,需根据患者耐受性调整剂量。
二、辅助治疗药物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
- 仅用于急性加重期或合并显著炎症反应时短期控制症状。
- 长期使用需警惕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副作用。
-
抗氧化剂
- 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改善氧化应激损伤,常与抗纤维化药物联用。
-
并发症管理药物
-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预防胃食管反流加重肺部病变。
- 祛痰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缓解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三、用药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综合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合并症(如胃病、心血管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
- 定期监测:抗纤维化药物需每3-6个月检查肝肾功能,糖皮质激素需监测骨密度和感染指标。
- 非药物干预:配合氧疗、肺康复训练可提升治疗效果。
四、重要说明
目前所有药物均无法逆转已形成的肺纤维化,治疗目标以延缓疾病进展为主。病情严重者需评估肺移植可能性。用药方案需严格遵循呼吸科医师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