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动脉高压(Pediatr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指出生3个月后,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25 mmHg的病理状态。根据2018年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WSPH)的调整,诊断标准也可为肺动脉平均压>20 mmHg。该病可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和右心功能不全,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主要特征
-
病因复杂
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遗传性疾病(如骨形成蛋白受体2基因突变)及发育性肺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 -
症状表现
早期症状隐匿,典型表现为:- 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
- 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
- 口唇发绀、晕厥
- 右心衰竭症状(如水肿、肝大)。
-
诊断标准
需通过右心导管检查(RHC)确诊,同时结合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无创评估手段。 -
治疗策略
- 一般治疗:吸氧、利尿剂、抗凝药物等。
- 靶向药物:钙通道阻滞剂(CCB)、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如波生坦)、前列环素类似物等。
- 手术干预:严重病例需考虑房间隔造口术或肺移植。
注意事项
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建议高危儿童定期随访评估。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或发育滞后,应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