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崩症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不同类型用药不同,部分情况有可能根治,部分情况较难完全根治,以下是具体介绍:
- 中枢性尿崩症:主要是由于抗利尿激素(AVP)分泌不足引起。
- 去氨加压素:是治疗中枢性尿崩症的首选药物。它可以增加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剂型有口服片剂、鼻喷雾剂等。一般需要长期用药,随着孩子成长,病情有可能逐渐缓解,部分患儿可能达到临床治愈。
- 其他药物:如氯磺丙脲、卡马西平、氢氯噻嗪等,这些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减少尿量,但因副作用较多,一般不作为首选,仅在去氨加压素效果不佳或存在禁忌证时考虑使用。
- 肾性尿崩症:是由于肾脏对 AVP 不敏感所致。
- 氢氯噻嗪:可使尿量减少,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低血钾等副作用,需注意监测血钾水平,必要时补钾。一般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症状,很难完全根治。
- 吲哚美辛:常与氢氯噻嗪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对于一些继发性尿崩症,如由颅内肿瘤、感染等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治愈后,尿崩症可能随之缓解或治愈。
小儿尿崩症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药物的使用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用药。要注意让孩子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