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毛滴虫病是由口腔毛滴虫寄生于人口腔中引起的疾病,也可向下蔓延引起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以下是关于该病的详细介绍:
- 病因:口腔毛滴虫是人体内寄生的滴虫的一种,滋养体寄生于口腔、齿垢及龋洞内。主要通过人与人直接接触、飞沫及滋养体污染食物或食具而传播。好发于口腔卫生差、患有龋病等口腔疾病的人群。
- 症状
- 口腔症状:牙齿龋洞,发生龋病的部位可呈白垩色、棕黄色或黑褐色,根据病情可出现深浅不定的龋洞,龋洞中组织较软,有刺激症状。牙龈出血、疼痛、肿胀、溢脓,牙龈炎、牙周炎患者都可能有此表现。当组织炎症进展时,牙龈与牙根中形成间隙,成为牙周袋,可导致牙齿松动,患者在咀嚼时出现不适、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腔异味,也可能发现黄色、棕色或灰黑色牙石。
- 呼吸道症状:口腔毛滴虫可向下蔓延引起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患者可能表现为黄色或血色痰,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
- 检查
- 涂片染色法:医生使用牙签、探针等取得口腔中的分泌物或是牙垢,涂在玻片上,待自然干燥后作瑞特或姬姆萨染色镜检,观察滴虫感染的同时还能帮助医生了解口腔中存在的其他病原体。
- 培养法:取分泌物进行培养,能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感染情况,有利于诊断以及治疗。
- 免疫学方法:检测口腔毛滴虫特定的抗原,常用的方法有荧光抗体检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乳凝集法等。
- 治疗:可选择对口腔毛滴虫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杀灭口腔毛滴虫,以甲硝唑为首选。患者常伴有其他口腔疾病,应同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疾病再次发生。
- 护理与预防: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及新鲜的水果蔬菜,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饭后 30 分钟或者睡前用软牙刷刷牙,选用合适的漱口液,遵医嘱含漱。餐具要定期进行消毒,在外就餐时尽量选择餐具干净的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