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进性肾炎(RPGN)是一种以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肾小球新月体形成为特征的严重肾脏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以下是综合医学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疾病定义与分类
急进性肾炎属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的一种亚型,其核心病理特征为50%以上肾小球出现新月体形成。根据免疫病理机制,可分为三型:
- Ⅰ型(抗GBM抗体型):由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占10%~30%。
- Ⅱ型(免疫复合物型):我国主要类型,与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
- Ⅲ型(ANCA相关型):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常伴小血管炎。
二、病因与诱因
-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膜增殖性肾炎、IgA肾病进展恶化。
- 感染因素:链球菌感染、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等可能诱发。
- 多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
- 药物与毒物:青霉胺、利福平、化学毒物等。
三、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尿液改变:少尿/无尿(24小时尿量<400ml)、肉眼血尿、蛋白尿。
- 水肿:面部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伴肾病综合征。
- 肾功能恶化:短期内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进展至尿毒症。
- 全身症状:乏力、发热、食欲减退,部分伴关节痛或腹痛。
四、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查:
- 尿常规: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
- 血清学:抗GBM抗体、ANCA检测,补体C3/C4水平评估。
- 影像学:超声显示肾脏肿大、皮髓质分界不清。
- 金标准:肾活检明确新月体类型及免疫沉积物。
五、治疗原则
- 急性期治疗:
- 免疫抑制疗法:甲泼尼龙冲击联合环磷酰胺,适用于Ⅱ、Ⅲ型。
- 血浆置换:针对Ⅰ型,清除抗GBM抗体及免疫复合物。
- 支持治疗:
- 透析:血肌酐>530μmol/L时启动血液透析。
- 控制并发症:利尿消肿、降压、纠正电解质紊乱。
- 长期管理:监测ANCA或抗GBM抗体滴度,预防复发。
六、老年人特殊注意事项
- 治疗反应差异:老年人对免疫抑制剂耐受性较低,需调整剂量并监测副作用。
- 合并症处理:常伴高血压、糖尿病等,需综合管理。
- 预后:早期治疗肾功能恢复可能性较高,延误可能导致不可逆肾衰竭。
总结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病情进展迅速,需尽早肾活检明确分型,并根据免疫病理类型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但需密切监测并发症及药物安全性。如出现少尿、水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