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低血糖最明显的症状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体如下:
-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 心慌:心跳加快、心悸,自觉心脏跳动剧烈,这是由于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肾上腺素等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刺激心脏导致。
- 出汗:常表现为大汗淋漓,尤其是额头、手心、脚心等部位,这是身体对低血糖的一种应激反应,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和代谢。
- 面色苍白:因低血糖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液供应,导致面色变得苍白。
- 饥饿感:血糖降低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促使患者寻找食物补充能量。
- 颤抖:主要是手足震颤,这是因为交感神经兴奋,使肌肉兴奋性增加,从而出现不自主的颤抖。
- 血压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压轻度升高,这是身体为了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通过调节血管收缩来提升血压。
-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
- 头晕、头痛:大脑缺乏足够的葡萄糖供应,导致脑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头晕、头重脚轻的感觉,还可能伴有头痛。
- 视力模糊:血糖过低影响了眼部神经和血管的功能,可导致视物不清、眼前发黑等症状。
- 精神异常:患者可能出现烦躁、焦虑、易怒、意识模糊、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昏迷。这是因为大脑神经元对低血糖非常敏感,长时间低血糖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
- 乏力:全身肌肉缺乏能量供应,导致软弱无力,肢体活动困难,严重时可能无法正常行走或站立。
功能性低血糖的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在早餐后 1.5 - 3 小时发作,午餐及晚餐后较少出现,每次发作持续约 15 - 20 分钟,可自行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