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牛病的病因主要涉及以下因素:
一、朊病毒感染
-
致病核心机制
疯牛病由异常朊病毒(PrP27-30)引起,该蛋白通过改变正常朊蛋白的构象,形成淀粉样蛋白原纤维,导致脑组织空泡化、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等神经系统病变。朊病毒具有高度抗常规消毒、高温(需132℃ 60分钟灭活)和辐射的特性,潜伏期可达数十年。 -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食用含朊病毒的肉骨粉饲料传播,感染牛的中枢神经组织(脑、脊髓等)是主要传染源。人类若摄入被污染牛肉制品,可能引发变异型克雅氏病。
二、其他风险因素
-
遗传易感性
部分牛品种因基因突变导致朊蛋白结构更易改变,增加感染风险;人类遗传突变也可能影响朊病毒病易感性。 -
环境与管理因素
- 饲料污染:使用含动物源性蛋白的饲料(如病死牛组织)是主要传播途径。
- 饲养条件:拥挤、卫生不良的养殖环境可能降低免疫力,加剧疾病传播。
- 医源性感染:被污染的手术器械或血液制品可能导致传播。
-
跨物种传播
朊病毒可通过食物链积累,污染环境(土壤、水源)后长期残留,增加人类接触风险。
三、总结
疯牛病是朊病毒介导的多因素疾病,核心为异常蛋白构象改变,叠加饲料污染、遗传易感性和环境管理等外部条件共同作用。防控需从饲料监管、养殖卫生、基因筛查及严格检疫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