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心内膜炎症,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以下从主要病因、感染途径、基础疾病和风险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主要病因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其中草绿色链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所有病例的65%-80%。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如念珠菌)等也可能引发感染。
2. 感染途径
细菌侵入血液的途径是引发感染的关键,主要包括:
- 口腔及上呼吸道感染:草绿色链球菌通常寄生于口腔、咽喉等部位,在拔牙、修牙等口腔操作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细菌可能通过血液进入心脏。
- 肠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肠道感染或泌尿系统手术,也可能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循环。
- 其他侵入途径:如手术操作(特别是心脏手术)或长期使用血管内导管,也可能引发感染。
3. 基础疾病
大多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存在心脏基础病变,这些病变为细菌附着和繁殖提供了条件:
- 风湿性心脏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占病例的80%左右。
- 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约占病例的10%。
- 人工瓣膜: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瓣膜机械故障或生物组织退化可能导致感染。
4. 风险因素
以下因素可能增加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风险:
- 免疫力低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等)或患有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
- 药物使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能破坏正常菌群平衡,增加机会性感染风险。
- 年龄与性别:老年人及男性患者更易发病。
- 牙周炎: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口腔细菌入血。
总结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复杂,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草绿色链球菌。其感染途径多样,包括口腔、肠道及手术操作等,而心脏基础病变和免疫力低下等风险因素则进一步提高了感染的可能性。对于存在相关风险的患者,需注意预防感染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