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脓肿(brain abscess)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脑组织引起的化脓性炎症,最终形成脓肿的疾病
1. 血源性感染
血源性感染是脑脓肿的常见原因之一。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心内膜炎、肺部感染、腹腔内感染、皮肤疖痈、牙周脓肿、膈下脓肿、脓胸等)产生菌血症或脓毒血症时,细菌可以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进入脑组织,形成脓肿
2. 邻近感染灶的直接蔓延
邻近感染灶的直接蔓延是另一个主要病因。常见的感染源包括: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这些感染可以通过骨质或血管途径扩散到颞叶或小脑,形成脑脓肿
- 鼻窦炎:额窦、上颌窦、筛窦的化脓性感染可以通过骨质扩散到额叶底部和前部,蝶窦的炎症可引起垂体、颞叶或颅底的脓肿
3. 外伤或手术后感染
- 开放性颅脑损伤:早期清创不彻底或延迟清创,细菌、骨碎片和异物进入脑内,形成脓肿
- 神经外科手术:如经蝶窦手术、开颅手术等,可能导致颅内感染,形成脑脓肿
4. 其他原因
- 隐源性脑脓肿:感染源不明显或隐蔽,可能由于脑部感染较轻,身体抵抗力强,应用抗生素后感染暂时被控制,但脑实质内已潜有细菌,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又繁殖起来形成脓肿
- 免疫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更容易感染病原体
5. 病原体类型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
- 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 真菌:如曲霉菌
- 寄生虫:如弓形虫,特别是在HIV感染病人中
临床表现
脑脓肿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发热、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意识障碍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出现时间因脓肿的位置和大小而异
诊断与治疗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和MRI。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和手术干预(如穿刺引流或开颅手术)
脑脓肿的病因多样,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原体类型、感染来源和患者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