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肺炎是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和特征:
1. 主要症状
- 发热:起病急骤,通常在发病初期即出现39℃以上的高热,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体温可超过40℃
- 咳嗽:大多数患者自起病时即有咳嗽,表现为频繁咳嗽或轻度阵咳
- 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喘憋(喘息和憋气的梗阻性呼吸困难)及口唇指甲青紫等
- 神经系统症状:发病3-4天后可能出现嗜睡、萎靡、烦躁、易激惹,甚至惊厥和半昏迷
- 消化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腹泻、呕吐,严重者可能有腹胀
- 其他症状:包括咽痛、流涕、结膜炎(红眼)、声音嘶哑等
2. 发病特点
- 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
- 高发人群:多发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
3. 诊断
- 病原学检测:通过呼吸道标本(如咽拭子、鼻拭子或痰标本)进行腺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显示肺部阴影、细支气管炎、肺不张、肺气肿等征象
- 血液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实验室检查
4. 治疗
-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多饮水、开窗通风、隔离消毒等
- 对症治疗:如退热、止咳、化痰等
- 抗病毒治疗:目前没有特效抗腺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药物对腺病毒的疗效不确切,不推荐使用
- 免疫调节治疗:对于重症患者,可以使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
- 其他治疗:如氧疗、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等
5. 预防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
- 避免密切接触: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流行季节
- 加强通风和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对玩具、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 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
6. 预后
- 轻症:一般预后良好,7-11天体温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
- 重症:高热可持续2-4周,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7. 并发症
- 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喘憋、口唇青紫等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难以纠正的缺氧,肺部CT或胸片可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渗出
- 其他:包括心肌炎、脑炎、肝炎、噬血细胞综合征等
腺病毒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肺炎,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免疫功能受损者,症状多样且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