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犯肺是中医病证名,指机体受风寒邪气侵袭,导致肺卫失宣、肺气不宣的证候。常见于感冒、咳嗽、喘证等疾病,西医中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能与此证相关。
核心特点
-
病因
- 外感风寒邪气:通过口鼻或皮毛侵入,郁闭肺气。
- 素体阳虚:肺卫功能较弱者更易受邪。
-
主要症状
- 咳嗽:初期较轻,逐渐加重,声音清晰或伴气急。
- 咳痰:痰稀白或呈泡沫状,量多易咳出。
- 恶寒发热:怕冷明显,可伴低热或无汗。
- 鼻塞流涕:清水样鼻涕,伴鼻塞、喷嚏。
- 其他症状:头痛、身痛、咽痒、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
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
- 辛温解表: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
- 宣肺止咳:常用桔梗、杏仁、紫菀等。
- 针灸疗法:取合谷、风池、列缺等穴位疏风散寒。
- 生活调理:保暖、多饮温水、保证休息。
- 药物治疗:
-
预防措施
- 避免受凉,注意气候变化时增减衣物。
-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 饮食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
关联疾病
风寒犯肺证可见于多种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需结合具体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