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分类
肾髓质囊性病包括两种类型:
- 髓质海绵肾:多为先天性肾发育异常,通常无症状,但可能因并发症(如肾结石、感染)被发现。
- 髓质囊性病(青少年肾单位肾痨):属于遗传性疾病,分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多在儿童或青年期发病。
2. 病因
- 遗传因素:多数与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相关,如髓质海绵肾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而青少年型多为显性遗传。
- 基因突变:如 mucin1、UMOD、REN 等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3. 症状
- 早期表现:多饮多尿(烦渴)、乏力、手脚抽筋等。
- 典型症状:
- 髓质海绵肾:血尿(常见)、肾绞痛、脓尿(感染时)、慢性肾功能不全。
- 青少年型:生长发育迟缓、贫血、低钠血症、尿钙排泄增加。
- 晚期并发症:肾衰竭、肾结石、尿路感染、白内障等。
4. 诊断
- 实验室检查:尿液可见红细胞、白细胞;晚期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发现肾髓质囊肿或钙化。
- CT/MRI:显示髓质密度减低、多发小囊肿。
- 家族史:阳性家族史是重要诊断线索。
5. 治疗
- 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延缓肾功能恶化。
- 纠正电解质紊乱:如补钠改善低钠血症。
- 感染与结石处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多饮水(每日>2000ml)、药物排石(如噻嗪类利尿剂)。
- 手术:病变局限时可考虑肾部分切除;终末期需肾移植或透析。
6. 预后
- 髓质海绵肾:多数预后良好,罕见肾衰竭。
- 青少年型:进展较快,5-10年可能发展为肾衰竭,需长期管理。
总结
肾髓质囊性病是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早期症状隐匿,需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以对症为主,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