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气肿是指气体异常积聚在纵隔区域胸腔中央器官周围的一种疾病,其病因较为复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 1.自发性原因:肺泡破裂:剧烈咳嗽、用力屏气或某些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哮喘发作、自发性气胸等)导致肺泡内压力突然升高,肺泡破裂后气体沿肺间质进入纵隔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如果应用呼气末正压呼吸,压力过高会导致肺脏气压伤,进而发生自发性气胸和/或纵隔气肿
- 2.外伤性原因:胸部创伤: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的胸部损伤,可能使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破裂,气体进入纵隔医源性因素:在进行气管切开术、胸腔穿刺、正压机械通气等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引起纵隔气肿
- 3.食管疾病:食管破裂:食管穿孔或破裂会导致胃内的气体进入纵隔胸膜腔内,形成气肿
- 4.其他原因:颈部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或扁桃体切除术,气体可沿颈深筋膜间隙进入纵隔腹腔气体进入纵隔:胃肠穿孔、肾周围充气造影术或人工气腹术,腹腔内气体可通过膈肌主动脉裂孔和食管裂孔周围的疏松组织进入纵隔感染:纵隔内的感染,如纵隔炎,可能产生气体导致纵隔气肿
- 5.生活方式因素:剧烈运动:如跑步、跳远等剧烈运动,未作运动前的胸廓背部肌肉拉伸,可能导致肺泡破裂暴饮暴食后的剧烈呕吐:呕吐时胸腔及肺部压力骤然增高,可能导致纵隔气肿
纵隔气肿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自发性、外伤性、医源性、食管疾病、感染以及一些生活方式因素。对于出现纵隔气肿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