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癫痫(继发性癫痫)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和发作类型选择药物,目前主要通过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但需注意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需长期规范治疗。以下是常用药物及治疗原则:
一、常用抗癫痫药物
-
传统药物
- 大发作:苯巴比妥(90-300mg/天)、丙戊酸钠(0.6-1.2g/天)、卡马西平(600-1200mg/天)。
- 部分性发作:卡马西平(0.2-1.2g/天)、苯妥英钠(0.2-0.6g/天)。
- 失神发作:氯硝西泮(5-25mg/天)、乙琥胺。
-
新型药物
- 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托吡酯、奥卡西平等,具有副作用少、疗效明确的特点。
二、治疗原则
- 单药优先:约60%患者可通过单药控制发作,首选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如左乙拉西坦)。
- 联合用药:若单药无效,可联合第二种药物(如丙戊酸钠+拉莫三嗪),但需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 个体化调整:根据血药浓度、发作频率及副作用调整药物,新型药物通常无需频繁监测血药浓度。
三、注意事项
- 规范用药:需长期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增减或停药,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缓慢进行。
-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脑肿瘤、感染等),部分患者可通过手术或病因治疗达到根治。
- 监测与随访:定期复查脑电图、肝肾功能,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如皮疹、肝功能异常)。
四、特别提醒
- 中药辅助:部分患者可结合中药调理,但需在正规中医指导下进行,不可替代西药治疗。
- 难治性癫痫:若规范用药仍无效,可考虑生酮饮食、迷走神经刺激术等非药物疗法。
提示:癫痫治疗需个体化,建议及时至神经内科就诊,由医生制定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