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明确
通常由以下脑部或全身性疾病引发:
- 脑损伤:如颅脑外伤、产伤、脑手术后遗症
- 脑部病变:脑肿瘤、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炎、脑寄生虫感染
- 代谢障碍:低血糖、尿毒症、药物中毒等
- 遗传代谢性疾病:结节性硬化、苯丙酮酸尿症等
2. 症状表现多样
发作形式与受损脑区功能相关,常见类型包括:
- 部分性发作:单侧肢体抽搐、感觉异常(麻木/刺痛)、自动症(无意识咀嚼/摸索)
- 全身性发作:意识丧失伴全身强直阵挛、口吐白沫、瞳孔散大(大发作)
- 复杂部分性发作:意识模糊状态下的自动行为,事后无记忆
3. 临床特点
- 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可能伴随智力障碍或神经功能缺损
- 约1/3患者发展为难治性癫痫,需联合手术或神经调控治疗
4. 诊断与治疗
- 需通过脑电图、神经影像学(MRI/CT)明确病因病灶
- 首选抗癫痫药物治疗,难治性病例可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术或生酮饮食疗法
该病强调早诊早治,约60%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实现长期无发作。若出现持续发作超过5分钟或频繁发作,需立即就医进行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