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硬化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因采取综合干预,目前尚无快速治愈方案,但以下措施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一、核心治疗策略
- 控制血压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依那普利、卡托普利、氯沙坦等。此类药物兼具降低肾小球内压和减少蛋白尿的双重作用,收缩压需控制在120mmHg左右。 - 降低蛋白尿
在血压控制基础上,ACEI/ARB类药物可减少尿蛋白排泄,黄葵胶囊等中成药可作为辅助治疗。
二、针对性治疗
- 免疫抑制治疗
对激素敏感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来氟米特),尤其适用于病理活动性病变患者。 - 代谢指标调控
- 血糖管理:肾功能正常者可用二甲双胍,肾功能不全时需调整降糖方案。
- 血脂控制: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可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三、症状管理
- 水肿处理
根据肾功能选择利尿剂,如呋塞米(肾功能不全时优先)或氢氯噻嗪,需监测电解质。 - 贫血纠正
使用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改善肾性贫血。
四、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调整:低盐(<5g/日)、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g/kg/日),限制豆类及加工肉制品。
- 运动建议: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
五、终末期干预
对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或尿毒症患者,需选择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
注意事项:治疗需个体化制定,定期监测血肌酐、尿蛋白/肌酐比值等指标。合并感染时需谨慎选择抗生素,避免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