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部分激动传导中断,导致心室搏动出现漏跳现象。其病因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同时存在多种诱发因素。以下是详细说明:
1. 生理性病因
-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部分健康人(如儿童、成年人、运动员)可能出现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多与静息状态下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有关,尤其是在夜间更为常见。
2. 病理性病因
(1)心脏疾病
- 冠心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前降支和房室结支供血不足)和冠状动脉痉挛。
- 心肌病变:包括心肌炎、心肌病、心内膜炎等,这些疾病可损伤心脏传导系统。
- 心脏结构异常: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脏手术损伤、心脏肿瘤(特别是心包间皮瘤)等。
(2)感染
- 病毒感染:如柯萨奇B病毒、麻疹、腮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伤寒等,可导致传导系统广泛或局部受损。
- 螺旋体和原虫感染:如螺旋体感染导致的心肌炎等。
(3)电解质紊乱
- 钾、钙、镁等电解质水平异常可能影响心脏电传导功能,如高钾血症。
(4)药物副作用
-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奎尼丁、维拉帕米等)可能通过延长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引发传导阻滞。
(5)其他因素
- 退行性变:老年人常见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如Lev病,即心脏纤维支架的钙化与硬化),导致传导能力下降。
- 其他疾病:如急性风湿热、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心脏浸润性病变(如淀粉样变、结节病、硬皮病)等。
3. 诱发因素
- 感染、劳累或情绪紧张:这些因素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潜在疾病。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夜间打鼾、缺氧等可能暂时性加重传导阻滞,改善睡眠后可缓解。
4. 总结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且常与其他心脏疾病、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密切相关。患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