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的治疗需以规范的抗结核药物联合方案为核心,通过多药联用实现快速杀菌、降低耐药风险。具体用药建议如下:
一、一线抗结核药物联合方案
-
四联疗法
- 异烟肼:抑制结核菌细胞壁合成,对繁殖期细菌有强效杀灭作用。
- 利福平:阻断细菌RNA合成,增强杀菌效果。
- 吡嗪酰胺:穿透巨噬细胞杀灭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
- 乙胺丁醇/链霉素:乙胺丁醇抑制细菌RNA合成,链霉素用于替代(需注意耳肾毒性)。
- 疗程:强化期通常为2个月,巩固期4~10个月,总疗程需6~12个月。
-
三联方案
对于部分患者(如耐药风险低或耐受性差),可选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后续调整用药。
二、辅助药物及特殊情况处理
-
肾上腺皮质激素
重症患者(如高热、大量腹水)可短期联用泼尼松等激素,减轻炎症渗出和中毒症状,疗程约4~6周。 -
腹腔内局部给药
大量腹水时,穿刺抽液后向腹腔注射链霉素或地塞米松,增强局部药物浓度。
三、注意事项
- 药物副作用监测
异烟肼可能引发肝损伤,利福平易导致胃肠道反应,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 耐药性管理
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停药或减量。 - 营养支持
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改善营养不良状态,增强免疫力。
四、不推荐方案
部分资料提及的氟康唑、奥硝唑、头孢类等药物主要针对细菌或真菌感染,非结核性腹膜炎常规用药,仅用于合并其他感染时。
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用药原则是治疗关键,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