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核心机制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共生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总称,正常状态下形成动态平衡。当因外部或内部因素(如药物、饮食、疾病等)导致菌群比例失衡时,即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症。
2. 常见症状
- 消化系统症状: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
- 全身症状:免疫力下降、肥胖、糖尿病、代谢异常等。
- 其他表现:口臭、皮肤过敏、焦虑或抑郁等。
3. 主要诱因
- 药物因素:广谱抗生素滥用是最常见原因,会抑制有益菌生长,导致耐药菌(如艰难梭菌)大量繁殖。
- 饮食与生活习惯:高糖高脂饮食、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熬夜等。
- 疾病与年龄: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以及老年人双歧杆菌减少等年龄相关变化。
4. 治疗与管理
- 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蔬菜、全谷物)、减少加工食品,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
- 药物治疗:必要时使用止泻药(蒙脱石散)、抗生素替代疗法或益生菌制剂。
- 生活方式干预: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滥用药物。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严重腹泻、便血),需及时就医进行粪便检测、内镜检查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