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hyperthyroidism)是指多种原因所致的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可导致肾脏的一系列变化,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肾损害,又称甲亢肾损害。
肾损害的机制
- 肾血管扩张:甲状腺激素可导致肾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
- 肾血浆流量增加:肾血浆流量增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 肾小管功能变化:肾小管的回吸收率与排泌能力增加,但肾髓质血流量增加导致髓质内溶质浓度降低,使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
- 高血钙:甲亢时骨质分解增加,可发生中度高血钙,从而导致肾脏病变甚至肾功能不全。
- 肾小管酸中毒:少数患者可合并肾小管酸中毒。
临床表现
- 甲亢本身的临床表现:如怕热、多汗、多食、消瘦、心悸等。
- 肾脏受损的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多饮、多尿,可有轻度蛋白尿,可能与肾血流量增加有关。肾功能不全时可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 其他系统受累表现:如心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消化系统受累可表现为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等;精神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急躁、激动、失眠等。
预防与治疗
- 预防:预防甲亢的发生是预防甲亢肾损害的关键。应定期检查甲状腺B超或甲状腺功能,以早期发现甲亢患者。沿海地区应注意膳食中含碘食物,内陆地区尤其缺碘地区,补碘应有限制。
-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肾损害是甲亢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