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病毒治疗(核心措施)
- 乙型肝炎相关:首选核苷类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长期抗病毒,若需免疫抑制治疗,应提前1-2周启动抗病毒。
- 丙型肝炎相关: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如索磷布韦联合达拉他韦,治愈率超95%,干扰素α2b对部分冷球蛋白血症有效。
2. 免疫调节治疗
- 急性期:短期使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控制炎症,重症可联用免疫抑制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或生物制剂(TNF-α抑制剂)。
- 风险提示:需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避免免疫抑制导致病毒再激活。
3. 对症治疗
- 关节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缓解症状。
- 肾脏损害:利尿剂、降压药保护肾功能。
4. 支持治疗
- 活动期需住院卧床休息,给予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
- 严重病例可考虑血浆置换或自体干细胞移植。
注意事项:治疗方案需结合病毒类型、风湿病严重程度及患者整体状况,由风湿科与感染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病毒载量及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