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阶段用药,以快速控制炎症和预防复发为目标。以下是基于临床指南和诊疗经验的药物推荐及治疗方案:
一、核心药物治疗方案
-
糖皮质激素(一线药物)
- 冲击治疗:急性期(如肺出血、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首选甲泼尼龙冲击(7mg/kg·d,连用3天)。
- 口服方案:泼尼松初始剂量40-60mg/d,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15mg/d以下,全程需监测感染、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
免疫抑制剂(联合激素使用)
- 环磷酰胺(CTX):诱导缓解的首选药物,静脉冲击(0.5-1g/m²/月)或口服(0.1-0.2g/d),持续12个月以降低复发风险。
- 利妥昔单抗:适用于ANCA阳性患者或对环磷酰胺不耐受者,可快速清除B细胞,疗效与CTX相当。
- 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维持缓解阶段替代环磷酰胺,减少长期毒性。
二、特殊情况的强化治疗
- 重症患者(如肺出血、肾衰竭)
- 血浆置换:适用于依赖透析的急性肾衰或严重肺泡出血,可快速清除抗体和炎症介质。
- 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剂量400mg/kg·d连用5-7天,用于难治性病例或合并感染者。
三、维持治疗与复发管理
- 长期免疫抑制:缓解后需持续使用硫唑嘌呤(1-2mg/kg·d)或小剂量激素至少1-2年,复发率可降低至25%以下。
- 感染预防: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可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相关的复发。
四、注意事项
- 副作用监测:环磷酰胺需定期查血常规(防骨髓抑制),激素治疗中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 个体化调整:老年或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避免甲氨蝶呤用于肾损伤患者。
- 中西医结合:急性期以西医为主,缓解期可辅以活血化瘀类中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总结
最快起效的方案为 甲泼尼龙冲击+环磷酰胺,3-5天内可控制急性炎症,但需严格遵循分阶段减量和维持治疗。具体用药需结合患者脏器受累程度、ANCA状态及耐受性综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