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缺乏症是一种由腺垂体合成或分泌生长激素(GH)不足,或GH分子结构异常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匀称性身材矮小、骨龄延迟等,智力通常正常,发生率约为20/10万~25/10万。
一、疾病类型及病因
-
原发性
- 遗传因素:如GH基因缺陷、垂体发育异常(垂体不发育、空蝶鞍等)。
- 特发性:与下丘脑功能异常或神经递质信号传导缺陷相关。
-
继发性
- 器质性病变:颅内肿瘤(如颅咽管瘤)、放射性损伤、严重头部创伤(产伤、颅底骨折等)或感染。
- 暂时性:体质性青春期延迟、社会心理性生长抑制。
二、核心临床表现
-
生长障碍
- 身高低于同龄人第3百分位,年生长速率显著减缓:
- 3岁以下:年增长<7cm;3岁至青春期前<5cm;青春期<6cm。
- 骨骼发育延迟,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年。
- 身高低于同龄人第3百分位,年生长速率显著减缓:
-
特殊体态特征
- 圆脸、塌鼻梁、皮下脂肪堆积(尤其腹部),牙齿萌出延迟。
-
代谢及发育异常
- 脂肪代谢紊乱(异常堆积)、肌肉量少、运动耐力差,婴幼儿期易出现低血糖。
- 性发育延迟:男性生殖器偏小、女性第二性征不明显。
三、诊断方法
需通过多维度综合评估:
- 生长曲线分析:持续追踪身高、体重变化。
- 实验室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测定、GH激发试验(峰值<10μg/L提示缺乏)。
- 影像学检查:骨龄评定、垂体MRI(排查垂体发育异常或肿瘤)。
四、治疗原则
-
药物治疗
-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适用于确诊患者,需长期注射并监测甲状腺功能、血糖及骨龄。
- 联合治疗: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联用左旋甲状腺素,性早熟患者需GnRHa干预。
-
生活方式管理
- 睡眠:保障21:00-1:00深度睡眠(GH分泌高峰期)。
- 运动:每日30分钟纵向运动(跳绳、篮球等)。
- 营养:控制BMI在18.5-22.9,避免高糖饮食影响激素分泌。
五、并发症与风险
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永久性矮小、骨质疏松,或继发心理问题(如自卑、抑郁)。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