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患者的感觉因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治疗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描述:
- 新生儿期
- 顽固型便秘:出生后胎便排出延迟,常需灌肠、开塞露等刺激才能排便。之后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便秘,数天甚至一周以上才排便一次。
- 腹胀:由于肠道内大量粪便积聚,会出现明显的腹胀,腹部膨隆,严重时腹部皮肤发亮,可见静脉显露。患儿可能会有腹部胀满不适的感觉,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等。
- 呕吐:部分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物可为奶汁、胆汁或粪便样物。这是因为肠道梗阻,导致胃内容物排出不畅。
- 婴幼儿及儿童期
- 便秘与腹泻交替: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情况。这是因为巨结肠段的痉挛狭窄与代偿性扩张交替存在,当狭窄段持续痉挛时,出现便秘;而当扩张段肠壁因过度扩张而蠕动减弱,肠内容物淤积,又可能引发肠道感染,导致腹泻。
- 营养不良:长期的排便异常会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贫血等。患儿可能会感到乏力、精神不振。
- 腹痛:随着年龄增长,患儿可能会诉说腹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多在排便前加重,排便后可稍有缓解。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先天性巨结肠,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