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性脑病是一种由慢性肺部疾病引发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因呼吸衰竭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关键信息:
一、疾病定义与病因
-
定义
肺性脑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如COPD、肺气肿、肺心病等)引发呼吸功能衰竭,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最终引起脑组织损伤及脑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
主要病因
- 慢性肺部疾病:占70%,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导致气体交换障碍。
- 肺循环障碍:肺动脉高压或肺血管病变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 诱因:感染(如肺炎)、痰液阻塞、酸中毒等可急性加重病情。
二、临床表现
症状按严重程度分为三个阶段,且可能波动或逐渐加重:
- 早期
- 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
- 轻度意识障碍(如淡漠、嗜睡)。
- 中期
- 意识模糊、谵妄、躁动、幻觉或妄想。
- 肌肉震颤、扑翼样震颤、球结膜充血水肿。
- 晚期
- 昏迷、抽搐、病理反射阳性(如锥体束征)。
- 严重者合并消化道出血、休克或多器官衰竭。
三、诊断依据
- 病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及急性加重诱因。
- 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PaO₂↓)和高碳酸血症(PaCO₂↑)。
- 排除其他疾病:如脑血管病、代谢性碱中毒等。
- 辅助检查:脑电图可见慢波,脑脊液压力可能升高。
四、治疗与预后
- 核心治疗
- 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无创/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 抗感染:使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
- 改善脑代谢:营养神经药物、促醒治疗。
- 预后
- 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死亡率(传统死亡率40%-70%,现代治疗后明显下降)。
- 恢复期可能出现认知障碍或精神症状。
五、预防重点
- 控制原发肺部疾病,避免吸烟和呼吸道感染。
- 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处理呼吸衰竭。
如怀疑肺性脑病,需立即就医,优先改善通气功能,避免延误导致不可逆脑损伤。